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的兴趣班如何学好?Ta可能需要这样一位爸爸!

奶爸 果壳童学馆 2020-08-27


你家娃一定也报了兴趣班吧。


据说,在培训机构,60%的家长是不进教室的也就是小孩进去上课时,家长在外面等30%的家长进教室后,找个地方坐下就一直玩手机;只有10%是在上课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听。


你属于哪一类家长呢果仁妈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个程序员爸爸,为了让孩子学好爵士鼓,他非常用心,还专门报了成人爵士鼓去学习。


文中分享了关于兴趣培养与坚持家长辅导的瓶颈陪读方式的经验,以及陪读过程的情绪控制不同阶段,老师选择的建议,都非常实用,参考价值很高。

|

本文来自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


🌍🎹🌃


儿子出生以来,我从没想过要送他去上个什么兴趣班。


因为我觉得兴趣班增加了小孩的负担,却未必能像他们宣传的一样真的培养出什么兴趣。


没想到的是,有一天我却决定郑重地考虑一下这件事情,并在此后付出了超出想象的时间。




天赋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1


是一个唱歌跑调的人,如果一定要在音乐方面找出什么能超过大众平均水平,只有一件事情——愿意花钱买正版CD。


我媳妇在这方面比我强一点。注意,只强一点。


所以,当儿子刚4岁时,幼儿园老师给我说,他在合唱课和钢琴课上表现突出,有很好的天赋,我心里是觉得老师太客气。


谁知没几天,我又先后碰见幼儿园另外3位老师,不是给我说儿子唱歌唱得好,就是给我说儿子弹琴兴趣高。有一位甚至说,应该带他去参加声乐考级。


这下我内心就不淡定了。


我琢磨着要是儿子真在这方面有天赋,那我给他耽误了岂不是罪过?幼儿园的音乐课毕竟是普及教育,要不要把他送到外面的专业培训机构去学学呢?



抱着试试的心态,我送儿子先后去了几家培训机构进行测试。结果喜人!


声乐老师说他音准棒、音色好,爵士鼓老师说他节奏感强、四肢协调,钢琴老师说他手指灵活、理解力突出。


我感觉一定是天上掉馅饼,基因发生了变异!于是很快就给儿子报了爵士鼓,后来又报了声乐。


到今天已经学了半年,如果要我回过头再来评价一下儿子的天赋,我觉得要看天赋如何定义?



我在培训机构见过几十个学音乐的孩子,客观说都学得不错,每周都有进步,我儿子也是如此。在我看来,这些孩子没有学得特别差的,但是也没有特别牛的。


如果天赋是指以后成为艺术家的能力,那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极少数孩子有天赋。


如果天赋是指零基础的孩子学习音乐的能力,那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天赋。


 tips 对父母来说,至少在初期,天赋不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更应该考虑的是孩子会不会变得更棒一点。至于报名之前老师夸孩子有天赋,听听就好了,人家要是说你孩子没天赋,你还会报名么?




兴趣是根本

2


在真正送儿子去上兴趣班之前,我有一个很大的担忧,就是我不确定小朋友是否能长期坚持?


我不希望仅仅是去兴趣班玩玩,而是希望要么不去,要么去了就努力学下去,能到什么水平我并不介意,但努力的过程是我所重视的


而学音乐这种事情能不能坚持,首先得看小朋友有没有兴趣,或者能不能培养出兴趣。



我家附近有一家乐器商店,允许小朋友体验。于是我就带他去了。


儿子进去后两眼放光,特别兴奋,钢琴按两下,爵士鼓打两下,吉他拨两下。店员态度很好,还简单教了教。一小时之后我们出来,我问儿子,如果选一种乐器去专门学一下的话,想选哪一个?他说,爵士鼓。


儿子虽然回答得爽快,但我却不敢完全当真。因为我发现乐器商店里玩耍的小朋友们一多半都热情高涨,但小朋友的热情未必是长情


随后的一个月中,我又带他去了一家钢琴培训机构、一家少儿音乐培训机构、一家爵士鼓培训机构,体验各种乐器,跟老师交流,还旁听了别的小朋友上课。他每回都兴致勃勃,且最后都表示自己最喜欢爵士鼓。


于是在儿子4岁1个月的时候,我们正式送他去到培训机构学习爵士鼓。



从我萌生想法到真的报名花了一个月时间,这一个月既可以说是测试儿子对音乐的兴趣强烈程度,也可以说是培养他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兴趣。经过反复多次的体验,他自己对于去兴趣班上课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做出了自己最喜欢的选择。


 tips 小朋友都喜欢音乐、艺术以及各种新鲜事物,但是否能支撑专业学习是另外一码事。父母可以事先测试,也可以熏陶培养。同时,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发育情况也应当充分考虑。如果条件不成熟,可以等孩子大点再说。



最大的瓶颈

3


我儿子的爵士鼓课是每周两次,我每次都进教室旁听,然后回家辅导他练习。


但是,不到半个月,我就发现了一件事情——作为一个音乐方面零基础的家长,我没有能力辅导儿子。


原因如下:

  1. 上课时老师说的我一字不差都听了,但回到家实际辅导时才发现很多细节问题,我搞不明白。

  2.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是笼统的、一周完成的,需要家长将其合理分解为小目标,让小朋友每天完成一部分,有时甚至需要家长设计具体的练习内容。我不知道自己分解得是否合理,更设计不了。

  3. 小朋友水平越高,我和他的距离就越远,沟通就越困难。我不希望他说专业术语时,我会听不懂或反应慢。


在家如果不能有效练习,就必然会拖慢课上的进度。而这瓶颈不在孩子,在家长。



我立即购买了专业书籍,又上网看了不少教学视频,但是我仍然没有办法。我感到乐器演奏是一件操作性很强且很复杂的技艺,纸上得来的东西不过是你以为懂了,其实差得还很远。


再往远了说,随着小孩的水平不断提升,不可能一直跟着一位老师学。


那么,我有没有能力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换老师?我有没有能力判断一位老师的水准?或者再小人一点,我有没有能力判断老师是不是在好好教,是不是忽悠我们多买课时的?


这些种种问题如果要高效解决,我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我提升自己在这件事上的专业水准。不见得要比老师水平高,但至少不能是门外汉


于是,我去到另外一家面向成人的爵士鼓培训机构,报了为期4个月的成人初级培训班。你没看错,奶爸我自己也去学爵士鼓了,现在已经毕业了,哈哈!


小朋友的课程重点是基础,一步一步稳定地向前推进,成人初级培训的重点是提纲挈领地将整件事走一遍,两者正好互补。我经过学习和亲身体验,能很容易地感受到初学者在演奏和练习中的各种关键点,对每个技术环节的提升方法和进步速度也心里有数


比如我儿子刚开始学习时,左手老是握不住鼓棒,一次击打鼓棒会在鼓面上弹好几下,我不断跟他强调动作,却看不到改善,我甚至为此大动肝火。



后来我自己练鼓,才发现左手原来比右手差如此之多!我刚开始时,甚至没办法做出稳定的击打动作。那段时间我每天练习一小时,花了整整一周才让左手比较自如。现在,我仍然会重点盯着儿子左手的动作,但我只会温和地说,因为我知道他其实是在进步的,只是每天进步的幅度肉眼看不出来。


现在,我可以很从容地辅导儿子完成家庭作业。每天他练习的时候,我也跟着一块练,他练什么,我就练什么。一条练习练累了,我给他设计个新的并不困难。他兴致高的时候,我也拿我学的谱子给他玩玩。每次上课,我可以跟老师进行更深入地交流,老师对我的“助教”工作也比较满意。


当然了,儿子水平在不断提升,我现在所学想必也支撑不了多久,我后面唯有不断提升自己。


 tips 家长在小朋友所学事情上水平越高,宏观上越能帮助小朋友规划学习路径,微观上越能辅导小朋友完成每天的练习,结果就是小朋友的学习效率会更高。



陪读需用心

4


在培训机构,我见过不少家长。就我所见,60%是不进教室的,也就是小孩进去上课时,家长在外面等;30%的家长进教室后,找个地方坐下就一直玩手机;只有10%是在上课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听



有一次课,我们去早了,在外面等。透过玻璃门,我看见一个男孩子在上课,他的妈妈坐在5米外玩手机。


他们下课,换我们进去。老师先检查了一下我儿子的作业完成情况,同时我就一些练习中遇到的细节问题请教了一下老师。


老师突然感叹——你孩子学鼓一定能学好,因为你真的用心了!你看前面那位家长,虽然也在教室里坐着,但心不在这儿。她孩子来上课,我问作业完成得如何?她说都完成了。结果我一看,动作都是错的,这节课只好又从头教一遍。给家长说,家长还不高兴。


又有一次,我碰到一位妈妈在教室外等孩子。老师下课,出来跟她交流了几句。


老师说,孩子这次比上次有进步。家长说,真的吗?那太好了。


老师想了想说,节奏感有些提升。家长想了想说,那太好了。


然后,他俩看着对方,都是一副想聊下去的神情,却再也说不出什么来。冷场了一会儿只好互道再见。


我目睹这一切,只有一个感觉——他们缺乏交流的基础,因为他们找不到一个双方都能理解的共同点。



“节奏感有些提升”这算什么课堂评价呢?老师难道不应该说“单跳目前100能打稳”、“左脚开闭镲比上节课准确”这一类具体的事情吗?但我估计真这么说,这位妈妈也不知道说的是啥。我都为老师感到心累。


我还遇到一家钢琴培训机构,他们给我说,孩子每天都需要练习,但如果家长没时间陪练也没关系,他们开发了专用的手环,孩子的练习情况将自动统计。


我本人作为程序员,我以为从技术的角度讲,手环最多只能统计练习的时间,而无法统计练习的质量。练习的质量只有靠家长来把握。


 tips 如果你的孩子10岁了,那么可能他本人已经有足够的自我驱动力和理解能力,理想情况下,确实不需要家长陪读。而对于广大的学龄前小朋友来说,家长不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又希望小朋友的学习过程有效率,可能性很低。



最难是控制情绪

5


去年,我一同学发朋友圈——我是太苛刻吗?陪宝贝练琴动辄骂哭,并气得我只剩半条命。


他媳妇在下面回复——我几乎天天这样。


当时,我对此还十分无感。


今年,我儿子刚学鼓时,每天练习还比较顺利。但好景不长,新鲜劲儿一过,就表现出乏味之情,抵触练习。尤其那时候,他最基本的手型还不能做到位,所以练习内容主要是基本动作,确实比较单调。


一天晚上,我反复给他纠正手型,却见不到任何进展,不免心里有些生气。


突然,他对我说,爸爸我不想练了。


我说,不行,今天才练了一小会儿,时间太短。


他说,我今天就是不练了。


我说,你再试一下,你注意看我的手,我再给你示范一下。


他说,我不看,你说什么我都不看了。


我突然火上来了,拿起鼓棒狠狠地砸了几下鼓垫。然后咆哮道,必须练!


儿子怔了一下,然后嚎啕大哭起来。


接着,他一边哭,一边重新练习起来。然而,泪水始终停不住,练习的质量自然好不了。


五分钟之后,我见练下去也是徒劳,叹了口气说,好了,今天就练到这儿吧。


儿子停下来,对我说,爸爸你刚才说话声音太大了,都吓到我了,以后能小一点吗?说完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那一刻,我陷入深深的自责。


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要让小朋友承受过多的压力呢?这是他想要的吗?这是我想要的吗?


知乎上有个问题:我今年25岁想学钢琴会不会太晚了?


高票回答是:可能晚了,因为你爸妈已经打不过你了。


这个回答虽是调侃,但也透露了一个信息——为了完成练习,小朋友往往长期处在父母的高压之下。


可是,网上又随处可见,小时候被父母逼着练习,长大再也不想摸一下乐器的例子。


我不希望采用这样的高压手段对待儿子。


后来,我反思我自己:第一,我没有控制住我的情绪,它起了反作用;第二,我没有仔细观察,我不清楚儿子内在驱动力的来源;第三,我没有充分开动脑筋想办法调动他的内在驱动力。


针对这三个问题,首先 ,我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无论如何,都不能发火,不能强迫儿子练习。



然后,我通过不断尝试,发现我儿子其实有很强的内在驱动力,其来源主要有两个:达到某个目标获得成就感;每节课老师能教新东西。


那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会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步让他完成。每完成一步就给予夸奖,有时候我甚至会表演出惊讶的神情——你这么快就完成了啊?也太厉害了吧。


当他遇到困难时,多鼓励。偶尔实在过不去了,我会抬出老师——如果你能把这条练习通过,下节课老师就会夸你作业做得棒,然后一定会教你新东西。


除此之外,创造新的玩法,也很有效。有时候我陪他一起练,两个人练一样的,相当于合唱。或者设计成比赛,互相监督,看谁完成的质量高。让他感觉是在玩游戏。


现在,我儿子对练习毫不反感,每天练习30~60分钟无压力,偶尔兴致高,也会一不注意就练了两个小时。我认为就他目前这个阶段来说,已经足够了。


 tips 长期坚持练习是必须的,但如何做到让小朋友愉快地进行,需要家长好好想办法。但无论如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进而对小朋友施加压力是下策,应当避免。



合适的老师

6


我在培训结构接触过不少老师。我最大的感觉是,学艺术,老师的作用极大,但同时老师的个人色彩又极浓,不同老师的课程可能完全不同。为孩子找到一位合适的老师,并不容易。


有的老师和蔼可亲,有的老师非常严厉。有的老师用娃娃音给小朋友讲课,有的老师用成年人之间的语气。有的老师哄着小朋友前进,有的老师推着小朋友前进。有的老师科班出生,有的老师生于草莽。有的老师手把手教孩子,有的老师课上只教重点,基础的东西让家长回家自己教。有的老师课程内容主要是学歌,在每首歌的演奏中学习新的技术,有的老师强调基本功,先打基础再上歌……


坦率地说,我觉得这些差异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而只在于对不同的孩子是否合适,对同一个孩子的不同阶段是否合适。



这里我想重点讲一下基本功。任何技艺都有其基本技术,不管是爵士鼓、钢琴,还是唱歌、跳舞,甚至绘画之类的都如此。


基本功很重要,但是容易乏味。好比练篮球的话,打比赛是有意思的,但训练中不会一直打比赛。其实训练中大多数时间在练运球、传球、投篮这些基本功,甚至可能都没球,而是在跑圈练体能。


那么对于初学者小朋友而言,将基本功放到什么阶段来进行需要父母好好考虑。


我以爵士鼓为例,爵士鼓是上手很容易的乐器,很快就能打出有点模样的节奏,进而演奏简单的歌曲。但是,如果不练基本功,将永远停留在最最初级的曲子,哪怕往上爬一步都做不到。


老师通常分两种教法:


第一种是不停地学新歌,在新歌中学习新的技术,进而强化练习。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小朋友有兴趣,家长感觉小朋友学到了东西,但缺点是效率低,技术层面的学习进度缓慢。


第二种是不停地练基本功,可能一年之后才会尝试打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小朋友容易枯燥,家长会感觉进展缓慢,但优点是效率高,技术层面的学习进度很快。


这两种方法应该说各有千秋。


我儿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第一种方法,儿子兴趣很浓,学会了几首儿歌的演奏,自己也很得意。


但是,当我儿子学了快3个月时,我不由得生出很多疑虑。我感觉他的基本功相当不扎实,某些难点是采用非正常手段硬上的,其实谈不上质量。若想改善,唯有专门地练习基本功才行。


加之我本人偏好学院派,而学院派的教法就是第二种。所以,我另外找到了一位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我跟他聊我的想法,聊他的课程内容。老师对于像我这种主动要求练基本功的家长甚表欣慰。



现在我儿子已经跟着新老师学了3个月了。同时因为基本功练习需要的课上时间相对较少,老师领进门,主要靠在家练,所以从每周两节1小时课换成了每周一节40分钟的课。


基本功的练习毫无疑问是比较枯燥的。尤其刚开始的时候,一页A4的谱子,只有8行,每行4个小节,每小节只有4分音符和4分休止符而已。就这看上去很简单的练习,我儿子竟花了整整1个月才达到目标。


好在我已经能比较熟练地想各种方法陪他练习,所以他倒也练得津津有味。现在的进展越来越快。


 tips 选什么老师很重要!长期考虑靠父母为小朋友规划的学习路径,短期考虑看当下是否适合小朋友的具体状态。



结尾

7


我曾经是很鄙视送小孩去上兴趣班这件事情的。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今天!不但给儿子报了两个兴趣班,还自己亲力亲为每天陪练。


他能学到什么程度,我没有设定过目标,但是他现在学得很认真,每天练习很努力,这个过程挺好的。


儿子每次完成一条困难的练习,会扭头看着我,嘴角微微上扬,得意地问我——我厉不厉害?


儿子一到周末就盼着去上课,在教室外不耐烦地等着前面的同学下课,然后门一开就冲进去。


儿子每次不经意看到我用的谱子,就会立即抢走,然后自己研究起来。


儿子每次坐车听到广播里放歌,就会说,爸爸这歌里面打的是军鼓和踩镲。


……


所有这一切,令我感到他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


当然了,兴趣班这件事情并非只有快乐而已,烦恼也是有的。


我现在最大的烦恼是,儿子上周突然对我说,他想再报个班学钢琴



# 每日话题 #


你家娃上了什么兴趣班?

你是一个用心的妈妈/爸爸吗?


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吧!



 - END - 作者简介 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ID:DaddyGrowUp),理工男研究育儿问题。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相关阅读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觉得有价值,就“在看”我一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